當前位置: 首頁 /節氣 / 立秋如何養生 這些飲食方法要牢記

立秋如何養生 這些飲食方法要牢記


  雖然立秋要到了,但是天氣依舊炎熱,持續的高溫讓人無法忍耐,很多的地區氣溫高達40度,那麼在立秋之後我們該如何調整養生方法呢?在立秋以後天氣還會和現在一樣熱嗎?下麵我們一起來看一看。

  立秋養生

  需要注意的飲食原則

  膳食平衡 均衡營養

  膳食平衡是立秋養生的基礎,所以在秋季的養生首先要保證膳食的平衡。隻有這樣才可以滿足身體的需要。

  每天足量飲水

  多喝水,每天飲水量應不少於1600ml,特殊環境與特殊作業人群要有相應的調整。一是為了補充夏季肌體丟失的水分;二是可以防秋燥,缺水是引起秋燥的原因之一,多表現為皮膚幹燥,口唇幹裂,咳嗽等 。

  飲食清淡易消化

  少食生冷寒涼食物,多食熟、溫軟、易消化食物,少吃辛辣油膩食物,多以蒸、煮、燉、燜為主,忌油炸、燒烤、煎等烹調方式,調養腸胃。

  多吃蔬菜、水果、薯類

  秋季天氣非常的幹燥,這樣容易使大腸蠕動速度減慢,形成便秘。所以要多吃些蔬菜、水果類的膳食纖維食物。蔬菜能為身體提供更多的胡蘿卜素和B族維生素,還能預防眼睛的幹澀和呼吸道的感染等疾病。

  同時可選擇些生津止渴、潤喉去燥的水果,如梨、蘋果、香蕉、橘子、山楂等。薯類中可選擇山藥、甘薯、芋頭、馬鈴薯等來代替一部分主食,即可調理腸道,還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。

  溫馨提示

  1、秋高氣爽,還是開展各種健身運動的好時期,但要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,切記運動到微微出汗即可,切忌大汗淋漓。堅持鍛煉 增強體質,多曬太陽,曬太陽有利於體內的維生素D的轉化,維生素D可幫助鈣吸收,還有提高免疫力等作用。

  2、秋季養生注意防寒保暖,寒冷刺激可致血管彈性降低,血液黏稠度增加,特別是患有哮喘、慢性支氣管炎、心腦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病的中老年人,若不注意天氣變化一旦受涼感冒,極易導致舊病複發。應適時增減衣物。

  立秋吃什麼

  推薦飲食:山藥、百合和大棗粥

  原料及做法:山藥若幹,百合40克左右,大棗15枚、薏仁30克及大米適量。將以上原料洗淨煮粥,每日2次服用。

  功效: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;百合清熱潤燥;大棗、薏仁健脾和胃,諸物合用具有滋陰養胃的作用。

  推薦飲食:雙海生津

  原料及做法:海帶100克,海蜇皮50克。海帶、海蜇皮洗淨,海帶加熱至熟切絲,海蜇皮切絲,隨後兩者混和加入薑末、醋、糖、麻油調製而成。

  功效:潤肺清熱,補血美容。對慢性幹咳、咽喉炎等有益。

  推薦飲食:沙參百合鴨湯

  原料及做法:北沙參30克,百合30克,肥鴨肉150克,精鹽、味精各適量。將鴨肉切成小塊,與百合、沙參同入砂鍋,加水適量,文火慢燉,待鴨肉熟後調味,飲湯食肉。

  功效:滋陰清熱、潤肺止咳。

  推薦飲食:烙餅卷肉菜

  原料及做法:麵粉、時令蔬菜、雞蛋或熏肉、油、鹽適量。麵粉加溫水揉成團,擀開成大片,淋上少量油抹勻,撒少量鹽、幹麵粉,卷起切小段,按扁後擀成餅狀,入平底鍋小火烙熟即可。卷入蔬菜及蛋或肉吃。

  功效:營養全麵,健康“貼秋膘”。


注:本文所屬轉載,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,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聯係我們,我們會及時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