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,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製訂出的一個節氣,時間大致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說:“冬至,十一月中。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。”
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、黑夜最長的一天,過了冬至,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。冬至過後,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。
冬至三候
蚯蚓結:冬至之日“蚯蚓結”,蚯蚓感陰氣蜷曲,感陽氣舒展,六陰寒極時,糾如繩結。
麋角解:冬至後五日“麋角解”,鹿屬陽,山獸,感陰氣而在夏至解角。麋屬陰,澤獸,感陽氣而在冬至解角。
水泉動:再五日“水泉動”,水乃天一之陽所生,現在一陽初生,所以,水泉已經暗暗流動。
冬至民俗
九九消寒
冬至一到,開始數"九"。在古代,入九以後,文人墨客喜歡搞消寒活動,擇一"九"日,相約九人飲酒("酒"與"九"諧音),席上用九碟九碗,成桌者用"花九件"席,以取九九消寒之意。
祭天祭祖
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俗,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。
祭祖的同時,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、土地神,叩拜神靈,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,家和萬事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