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夏天,內地多個城市紛紛爆表,遭遇幾十年不遇的高溫天氣。天上“下開水”,地上“洗桑拿”的情景還曆曆在目。
如今各地群眾好不容易盼星星盼月亮,終於立秋過了,可這天怎麼還是熱,熱,熱?!
其實,在我國大部分地區,立秋在氣溫上並不意味著秋天的真正到來。暑熱消退還需一段過渡期,但總的趨勢是逐漸涼爽的。
立秋過後有個民間傳統不能忘,那就是“貼秋膘”。過去,我們的老祖宗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,將體重與立夏時進行對比。如果體重減輕,就叫“苦夏”。瘦了當然要“補”,也就是所謂的“貼秋膘”。
過去,進補就要吃美食佳肴,簡單粗暴的做法就是吃肉,“以肉貼膘”。所以立秋這一天,尋常百姓家裏都會吃燉肉、紅燜肉、肉餡餃子,還有的家裏會燉雞、燉鴨、燒魚等。
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,我們幾乎天天都有肉吃,很多人已經屬於超重範疇了,是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“後備軍”。
本身已經是一兩副遊泳圈加身了,難道還要再“膘上加膘”嗎?其實,初秋是生津養陰的好時節,科學地貼秋膘對我們的身體大有裨益。
首先,過多攝入高脂肪食物不利於養生,進補蛋白質可以選擇魚類。魚肉的蛋白質含量高、脂肪含量低。秋季的鰱魚、鮭魚等肉質都非常鮮美,既能飽口腹之欲,又有利於身體健康。
其次,主食方麵,可以多吃些薯類來替代一部分精米白麵,如山藥、芋頭等。食用薯類好處多多,可以預防肥胖和多種慢性病。
第三,初秋天氣會變得幹燥,要少吃辛辣、煎炸的食品,同時別忘了多吃些時令蔬菜和水果。如豆芽、菠菜、胡蘿卜、芹菜、小白菜、萵筍等蔬菜,營養豐富又不容易讓人發胖。
最後,“貼秋膘”的同時一定別忘記動起來,達到攝入和消耗的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