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媽媽抱著不滿4個月的兒子來到皮膚科,“五天前就開始起疹子了,一開始沒當回事,自己在家塗了藥膏。但後來越起越多,現在頭上、臉上、耳後、身上、四肢都有濕疹,臉上的濕疹還破了水,孩子又經常用小手抓,看著心疼極了。”經皮膚科的醫生診斷為濕疹,經了解,原因可能是平時捂得太嚴實。
濕疹也俗稱“奶癬”,是一種對牛奶、母乳和雞蛋白等食物過敏而引起的皮膚病,吃奶粉的孩子比吃母乳的孩子更容易得;另外就是現在很多家長過於關心孩子,總是擔心他們著涼感冒,所以冬天即使在家空調、暖氣都開著的情況也會給孩子穿很厚的衣服,結果一不小心捂出了濕疹。所以建議不管外麵有多冷,孩子所在的室內溫度不宜超過23℃。
專家:臉部濕疹嚴重 不宜常洗臉
“一旦寶寶得了濕疹,很多家長過於依賴藥物,導致孩子濕疹的複發率增多,其實日常護理更為重要。”
首先,盡量查找和避免接觸過敏源,觀察母乳喂養時母親吃魚、蝦、蟹等動物食品後嬰兒濕疹會不會加重,如果是,則要盡量避免食用這些食品。但是,為了保證嬰兒的生長發育,一般不必禁食奶類。對於有明確的奶類過敏史的嬰兒,可換用水解蛋白奶粉。蛋黃的喂養建議延至6個月後,蛋清延至1歲後。添加其他異種蛋白質或水果,采取少量、多次逐漸增加的方式。
其次,發現孩子患上濕疹後,室內應該保持相對涼爽、通風和清潔,室溫不宜過高,外出時不要讓太陽直曬有濕疹的部位。勤給嬰兒換衣服,衣服寬鬆些,細布全棉的衣服最好。
此外,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,皮膚清潔用溫開水輕拭皮膚即可,但要減少清洗次數。特別是臉部濕疹比較嚴重的寶寶,不主張經常洗臉。
1、保持皮膚清潔幹爽
給寶寶洗澡的時候,宜用溫水和不含堿性的沐浴劑來清潔寶寶的身體。患有間擦疹的寶寶,要特別注意清洗皮膚的皺褶間。洗澡時,沐浴劑必須衝淨。洗完後,抹幹寶寶身上的水分,再塗上非油性的潤膚膏,以免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。寶寶的頭發亦要每天清洗,若已經患上脂溢性皮炎,仔細清洗頭部便可除去瘡痂。如果瘡痂已變硬粘住頭部,則可先在患處塗上橄欖油,過一會再洗。
2、避免受外界刺激
家長要經常留意寶寶周圍的冷熱溫度及濕度的變化。患接觸性皮炎的寶寶,尤其要避免皮膚暴露在冷風或強烈日曬下。夏天,寶寶運動流汗後,應仔細為他抹幹汗水;天冷幹燥時,應替寶寶搽上防過敏的非油性潤膚霜。
除了注意天氣變化外,家長不要讓寶寶穿易刺激皮膚的衣服,如羊毛、絲、尼龍等。
3、修短指甲
若患上劇癢的異位性皮炎或接觸性皮炎,家長要經常修短寶寶的指甲,減少抓傷的機會。
4、戒口除異位性皮炎外,其他濕疹都無須戒口。讓寶寶少吃動物蛋白質,如牛奶、蛋,必須在醫生或營養師的監督下進行。在沒有明顯證據時,最好不要隨便禁食某類食品。不提倡為了避免過敏,而使寶寶得不到應有的營養。在戒口期間,一般性的治療,如潤滑膏及藥膏,必須持續使用。
需強調指出的是,濕疹是會反複發作的,用藥初期可能會有所好轉,但過不久又會複發,不建議長期用藥,否則會使皮膚形成激素依賴症。濕疹的根源是胃腸道係統的不完善,吃進去的過敏原易透過較薄的腸壁進入血液中,由於皮下毛細血管最豐富,所以濕疹就立刻表現在皮膚上。治療濕疹的根本不是要從數不清的物質中測試出過敏原,去回避它,而是要完善寶寶的胃腸道係統。因此平時可以吃一些媽咪愛或合生元等有益菌。等寶寶慢幔長大,胃腸道係統趨於完善,濕疹當會有所好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