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天天煲“祛濕湯”,喝了卻不見濕氣減少。
原因可能是,他用錯了藥材……
嶺南人怕“濕”,尤其是脾胃氣虛導致的濕困中焦,即食欲不振、神疲乏力,或腹滿瀉泄。
說到祛濕,人們多先想到薏米。其實,在很多時候,白術更適宜。
白術與薏米所針對之“濕”有所不同。白術能祛的,為脾胃氣虛導致的濕。
可以這樣理解:
脾胃好比人體的一台抽水機,脾胃功能不好,就沒有動力把體內的“水濕”很快抽出去,久而久之,就會導致濕阻中焦。濕阻中焦,表現為神疲乏力、消化不良。白術健脾胃,故能祛濕。
另一種“濕”,是因為“抽水機”的出水道有阻塞,引起體內“水濕”過多,排出不暢。常表現為下焦濕熱、水腫、腳氣、濕痹(如關節肌肉酸痛)。這種時候,才適合用薏米,薏米健脾作用弱,但有利水滲濕作用。
需要注意的是,白術有禁忌證,它性偏溫燥,熱病傷津及陰虛燥渴者不宜服用。建議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服用。